余烬骑士测评 余烬有什么用
,余烬骑士测评 余烬有什么用
外形上熟悉的蜡烛台、简约的道服造型、复古的像素画风,一眼就能看出对《死亡细胞》的致敬之意。但敢于如此明目张胆地“借鉴”外观,说明开发商对自己内功有足够的底气。作为一款俯视角动作类肉鸽游戏,《余烬骑士》在角色成长体系和局内外机制设计上都展现出了成熟且典型的框架结构。玩家需根据局外选定的武器搭配局内随机获取的技能与圣物,灵活调整构筑思路,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战斗流派。游戏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流派多样性还是可重复游玩性,都能很好地满足“刷子”玩家的需求,而局外成长的解锁节奏更是大方得令人惊喜。
每一轮冒险结束后,玩家都能获得大量足以改变玩法方向的新内容,尤其是武器系统——直接通过资源累积逐步解锁的设计,极大提升了正向反馈感。相比之下,当下不少肉鸽作品采用全局共享成长资源、刻意限制解锁进度的做法,显得过于保守甚至吝啬,只为拉长游戏时长而牺牲体验流畅度,实在难称高明。而本作凭借流畅的战斗手感,以及在像素风格下依旧极具张力的技能演出,奠定了过硬的核心素质,一旦成型流派,爽快感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游戏对闪避机制的高度依赖,可能会让习惯硬刚的“莽夫型”玩家频频受挫,前期容易因贪输出而导致暴毙。此外,完美蓄力攻击与精准技能释放等时机把控类设计,使得操作模式几乎固定为“打一下就跑”的hitrun模式。虽然不能说这种设计本身有错,但它确实放大了不同武器之间的强度差距。例如,大锤类武器在弓箭或镰刀面前,往往显得笨重且缺乏优势。
尽管后期加入了武器改造系统,让每种武器都能衍生出多种玩法路线,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某些武器先天弱势的局面。即便是DLC新增的武器,也未能完全规避平衡问题——比如致敬洛克人的激光手炮,实用性几乎碾压其他新武器,堪称版本答案。当然,这类平衡性缺陷在单人体验中较为明显,但客观来说,这几乎是所有肉鸽类游戏难以彻底解决的通病。
而由于《余烬骑士》从立项之初就融入了多人联机的设计理念,武器间的强弱差异反而在组队模式中转化成了互补乐趣。与好友开黑时,各自选择擅长的定位协同作战,配合感十足。同时,开发组也为追求极限的高手准备了多种挑战内容:通关后不仅有增强血量、提升伤害等变种Boss,还贴心地设置了Boss速通等高难度挑战模式,给予核心玩家充分的进阶空间。